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弘揚,更好發揮地方志教化育人功能,3月28日,由四川省方志館四川農業大學分館主辦,四川農業大學檔案館校史文化服務中心承辦的第三屆“我讀志書--志書進高?!被顒釉诔啥夹^圖書館一樓四川農業大學方志館舉行。
28日上午九點,在方志館講解員的引領下同學們有序進入館內。通過講解員生動形象的講解,同學們了解到,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集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書”,是我們了解一個地方歷史變遷、文化傳承、風土人情等的重要窗口,具有“存史、育人、資政”的重要功能。
四川農業大學方志分館成立于2022年4月2日,是川渝地區18所高校分館之一。主要收藏四川省各地、市、州、縣等編纂的年鑒和地情資料等書籍?,F有藏書2922冊,藏書跨度時間長從明正德十二年開始纂修的《蓬州志》到2024年省內各地、市、州、縣編纂的志書、年鑒以及地情資料等。
目前,針對分館志書的利用,學校分館為同學們提供了四條途徑:四川農業大學檔案館(校史辦公室)主頁服務大廳網站查詢館藏志書分類號;四川省情網進入“數字方志”;關注“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四川方志云”;成都校區圖書館一樓方志館閱覽或者通過微信二維碼查詢館藏目錄。
據了解,有1500余名同學參加本次活動。此次活動將持續4天,活動內容除參觀方志館、參與現場互動問答、方志文創禮品贈送之外,后續還有地方志知識答題競賽以及征文活動。這一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年,深受同學們好評。
“舉辦這一活動旨在讓豐富的方志資源走入大學校園,讓廣大師生認識方志、學習方志、利用方志,并從中汲取歷史經驗和文明智慧,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狈街攫^盧秀英老師表示,目前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紙質圖書作為典藏,而“智慧方志館”、“數字方志云”、“個人圖書館”等新媒體矩陣搭建起了地區之間、館際之間的方志資源共建共享橋梁,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希望活動不僅能推動方志文化資源、校史文化資源和高校人才資源的高效整合,同時也是為引導廣大同學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觀、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厚植家國情懷,做到知史愛國、知史愛黨,成長為服務“三農”的優秀人才。(作者:盧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