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高??萍汲晒D化與產業化,加強市校合作,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3月24日下午,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召開 2025 版 “高校 20 條” 政策宣講會。學校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宗國出席,各院系部科研副主任、科研秘書以及科研團隊代表參會。
會上,科研及技術成果轉化處副處長張建喜對政策背景與實施情況進行了詳細闡述。他重點解讀了政策中的三大創新舉措:一是設立"服務產業帶頭人工作室",通過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高地;二是共建"校企技術研發中心",開展訂單式定向研發、轉化和服務,實現產學研無縫對接;三是創辦"現代產業學院",以校企聯合、校園聯合等創新辦學模式,動態優化專業設置,培養定崗定向的復合型人才。
組織人事部副部長劉春明強調,從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企業選聘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兼職擔任產業教授,深入學院參與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引入行業專家進課堂、進實驗室、進項目,將有效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優化產業教授聘任機制,推動校企人才雙向流動,助力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
張宗國對會議進行了總結,他提到《濟南市深化市校融合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 (2025 版)》旨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全市四大主導產業、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現代農業和未來產業等,構建以產業化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各院系部及科研團隊要深刻領會文件精神,優化資源配置,創新工作機制,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實現科技創新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要進一步將學校的科研優勢切實轉化為創新發展動能,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本次會議搭建了政策對接的重要平臺,通過權威解讀和深入交流,有效提升了全校上下對科技創新政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萍继幭嚓P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建立常態化政策服務機制,持續跟蹤政策實施效果,確保各項惠企利研措施落實到位,切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動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進程,為濟南市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作者:張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