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評獎終評在泉城濟南山東省會大劇院盛大開幕!此屆比賽分為三場舉行,于10月26日、27日、28日晚19時30分隆重開場!阿壩師范學院原創羌族舞蹈作品《尼莎?媽媽的歌謠》于27日晚隆重登上荷花獎舞臺。
羌族,一個通過口傳心授來延續文脈的民族。歌謠“尼莎”,用古老的聲音述說著羌民族遷徙之路。一代代羌人在母親的肚子里、在溫暖的懷抱中、在幽幽的火塘旁,聽著歌謠“尼莎”長大?!案杪曉杏殠ЬS系著血脈”,只要媽媽的歌謠還在,先輩的故事就會延續,愛的力量就得以傳承,民族的薪火將永不熄滅……作品選材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多聲部“尼莎”,通過媽媽唱起羌族歌謠“尼莎”,在傳唱中孕育民族希望,頂禮生命孕育者的偉大和包容,激起每一個生命對母親的拳拳赤子情。
阿壩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深扎阿壩藏羌大地,以傳承藏羌民族文化、提升舞蹈學專業教育教學水平為己任,緊緊圍繞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需求,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探索富有阿師特質的藏羌民族民間舞教學特色,為推動民族地區藝術教育發展作出了貢獻。在“強質量、重內涵、創特色、鑄精品”辦學理念指導下,學院教師團隊深入藏羌地區田間地頭,走訪藏羌文化傳承人,充分挖掘藏羌民族文化內核,收集藏羌舞蹈創作素材,融入進民間舞蹈課堂教學中,為舞蹈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通過多年持續不斷的積累,教師團隊創作的舞蹈藝術作品從立意、排練、演出,整體水平有了質的飛躍,藝術實踐不僅鍛煉了教師團隊創作能力,更加提升了教學水平。
音樂舞蹈學院舞蹈教師巴斯基、馬琳和徐兵原創羌族女子群舞《尼莎·媽媽的歌謠》從全國401個舞蹈作品脫穎而出,入圍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終評。此次入圍創下阿壩師范學院自1997年音樂舞蹈教育專業創辦以來的歷史新高度,又一次走在全省同類高校前列。這次成績是在學校黨委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堅持“民族+師范”“應用+融合”特色發展道路的成功,是音樂舞蹈學院黨政齊心、教師團結協作、專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是展示阿壩師范學院教學成果的良好契機,也是提高學校美譽度和影響力的好機會。
阿壩師范學院將不斷攀登民族文藝事業新高峰,為傳承藏羌民族文化貢獻新力量,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作出新貢獻,持續推動民族文化創新性發展。
據悉,中國舞蹈荷花獎由中國文聯、中國舞協主辦,1996年經中宣部立項、中央兩辦批準的全國性專業舞蹈評獎活動。賽事旨在獎勵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表彰成績突出的舞蹈創作與表演人員,活躍舞蹈理論與舞蹈評論,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健康發展。自1997年創建以來已成為標志著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的專家獎?!昂苫í劇蔽璧副荣惷績赡昱e辦一次。自舉辦首屆評獎以來,已成功推出了大批優秀作品和舞壇新人?!昂苫í劇币云湓u獎的導向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供稿、供圖:音樂舞蹈學院 徐兵 編輯:鄧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