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礦業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江西理工大學等承辦的“第36屆全國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學術年會暨第12屆全國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在江西贛州落下帷幕,遼寧科技學院參賽師生取得了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8項的優異成績。
本次年會聚焦“強化采礦學科創新,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吸引了來自全國43所高校及部分企業的近400人參加。遼寧科技學院由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采礦專業老師渠愛巧帶隊,師生一行3人參加了年會。會議期間,第12屆全國高等學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在江西理工大學舉行,大賽共收到全國47所高校選送的532件作品,經過激烈角逐,遼寧科技學院學生張競文等制作的《看見肉石,你流口水了嗎》榮獲一等獎,潘煥文等制作的《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方法學習模型》、姚偉等制作的《Life Carrier——新型礦山巷道高強度支護裝置設計》、蘇哲誼等制作的《烏拉蓋管理區玉鑫砂石開采有限公司采砂場三維數字模型》和朱俊豪等制作的《我是“信口雌黃”的雌黃》4件作品榮獲二等獎。
為備戰本次國賽,由創新創業學院主辦、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承辦的“遼寧科技學院第5屆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于今年9月下旬舉行,有85組隊伍報名參賽,從模型作品的構思設計、材料購置和制作至裝飾修改,制作周期耗時80余天,最終遴選出19組作品參加國賽。國賽中,遼寧科技學院13組作品脫穎而出,最終斬獲佳績。
全國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學術年會是采礦工程專業教師交流教學經驗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論壇和平臺,迄今已成功舉辦36屆,通過參加此次年會,為遼寧科技學院采礦工程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通過全國高校采礦學生實踐作品大賽,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及團隊協作能力,為提升學生實踐與創新技能和科研水平提供了平臺,助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者:渠愛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