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作物學會主辦,教育部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協辦,貴州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高校種藝作品大賽圓滿結束。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張渃蘭團隊的《基于深度學習的種子純度識別系統》(指導老師:劉潔)榮獲揭榜賽賽道二等獎,生命科學學院楊琴同學的作品《穰穰滿家》(指導老師:周莉君)榮獲種藝畫賽道三等獎。
本次大賽以“傳承紅色基因鑄育人,彰顯種業使命鮮亮底色”為主題,共設立了種藝畫、種藝LOGO、種藝作品創作小視頻、種藝創新和創業大賽、種藝文學和揭榜賽六個賽道,旨在讓廣大學生在比賽中感受種子所蘊含的奧秘與生命力,激發大學生投身三農事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在比賽中進行美育教育,全面提升大學生認識美、理解美、欣賞美、創作美的能力。來自48所高校的3600多件參賽作品中經過激烈角逐,各賽道分別產生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
《基于深度學習的種子純度識別系統》采用深度學習相關算法,鑒定種子外觀形態,包括種子大小、顏色、形狀等特征,從而檢測目標種子類別、計算目標種子占比。與傳統人工統計測量方法相比,提高識別的準確性,減少人力和時間的投入,努力實現高效、快速、無損地鑒定品種純度與品種真實性,對推動種業發展,保障種業安全,和實現農業智慧化和智能化有重要意義,且應用前景廣闊。
《穰穰滿家》釋義為獲得豐收,糧食滿倉。圖中稻谷采用真實稻米種子粘貼而成,稻葉采用青草進行點綴,所描繪內容為晴空下,袁隆平院士在稻谷叢中露出歡心的微笑。作此圖意在紀念袁隆平院士,堅信在種業工作者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國人一定能牢牢端穩“中國飯碗”。(作者:楊琴 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