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黨建引領 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全力打造學習型黨組織。學院黨組織突出以學立身,以學增智、以學強能,認真探索學習型黨組織的有效路徑。通過學院“藝心向黨”黨建品牌建設,積極引導全院黨員師生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書寫了令人振奮的“答卷”。院黨組織先后獲得“南昌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全體師生黨員亮身份、當先鋒、爭奉獻,勇于沖鋒在前。如成功申報了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成功新增了四個學士學位授權專業;成功打贏了校園疫情阻擊戰和殲滅戰;成功獲批了教育部“1+X”器樂藝術指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示范考核站點;扎實推進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推動了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增質提效等。
創新發展理念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外引內培雙輪驅動。學院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內部造血、外部引智相結合,共引進青年博士、教授、領軍型人才等高層次人才10余名,內培博士學位教師7名。1人入選2023贛鄱俊才人才支持計劃文化領軍人物,為學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強了強有力的支撐。
學科建設持續強化。學院共邀請了近百名位專家學者在學院藝美講堂開講;成功舉辦了“文化強自信·國粹豫章行”中國(南昌)首屆校園木偶藝術文化節;成功舉辦了“中國木偶戲文化傳承保護與美育實施”學術高峰論壇;學院先后建設了英雄交響樂團、英雄管樂團、英雄合唱團、伶倫民樂團、紅色誦讀團等藝術實踐團隊,原創了紅色校史詩舞音畫劇《1921·豫章那個班》;著力打造孵化建設“快樂偶豫”兒童偶劇教創實踐基地。學院教師在全省學科競賽及藝術表演大賽中獲獎40余項,其中6人次在國際聲樂大賽中獲獎。獲得省國家級社科基金后期專助課題等50余項;師生50多人次在全省高校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一位學生獲得2022年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服務社會成效顯著。學院利用自身優勢,豐富創新為社會服務的形式與內容,走出了一條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道路。五年來,學院通過“國培計劃”承辦中西部鄉村音樂教師培訓班近20個,培訓學員千余人,覆蓋全省各縣區,較好地實現了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學院面向基礎學校實踐需求和留守兒童需求,以“大手牽小手”、“藝術支教”及“微黨課”等形式,奉獻愛心,助力兒童成長;教師先后參加了長江中游省會城市第七屆商會文藝晚會演出、第五、第六屆南昌國際軍樂節活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井岡山分會場活動、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等,助力地域文化繁榮。(撰稿人:李一平、鄧嘉 編輯: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