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紅明一行應邀赴江蘇船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并參觀了由該企業改造的長江流域首艘3000噸級純電動貨船。江蘇海事局后勤管理中心黨委書記陳斌,江蘇海事局南京監管救助綜合基地主任王建強,江蘇船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福生、總裁孫克兵等和劉紅明書記一行共同就校企合作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助力綠色船舶發展等方面內容進行了友好交流。
交流會上,馮福生介紹,為了適應國家新能源發展的需要,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公司多年來致力于新能源船用電池和動力系統開發、設計、制造、銷售及技術推廣應用。2021年12月29日,公司與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合作成功研制了全省首艘“油改電”執法艇“蘇交執法003”并順利下水,為全國公務執法船舶更新、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和經驗借鑒。今年2月22日,公司聯合江蘇海事局、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等部門單位共同打造的長江流域首艘3000噸級純電動貨船“船聯1號”在南京首航。該船由原來總載重3000噸位的燃油貨船改造而成,把電能作為整艘船的唯一能源,實現零排放、低噪音、無污染,此次改造也為同類型燃油貨船節能改造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范本。
孫克兵表示,近年來,江蘇全力推進內河航道水污染治理,在運輸側推廣包括貨船、拖船、游船、公務船舶等在內的全電能化改造。同時,在港口全力推廣燃油船舶靠港后的岸電系統,被確定為國家岸電系統受電設施改造試點省份。因此,新能源技術在船舶方面的應用推廣市場前景廣闊,期待能和江蘇海院在該領域進行產學研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在海事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家一起促進形成電動船舶系列標準,助力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政、企、校三方就國家政策導向、行業發展要求、學??蒲泻腿瞬排囵B需要等方面對綠色船舶、智能船舶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前景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劉紅明在交流中高度稱贊了企業為推動綠色產業發展,促進長江內河航運節能減排所作出的貢獻。他表示,企業所從事的船舶新能源技術研制、開發和船舶“油改電”符合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方向,行業市場需求迫切,電能替代產業大有可為。近年來,學校瞄準智能船舶和無人船舶建設發展方向,成立了輪機電氣與智能工程學院,通過深化產教融合,聚焦人才要素供給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銜接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正在加緊建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智能船舶岸機系統綜合實訓中心項目,真誠邀請企業加入共同推動項目建設和成果轉化,同時也期待在電動船舶技術研發、產品開發、人員配套培訓等方面與企業共同協作,不斷拓寬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交流會后,與會人員共同參觀了靠泊在江蘇海事局南京監管救助綜合基地碼頭的“油改電”交通執法艇和3000噸級純電動貨船“船聯1號”。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處、機電學院、板橋校區管委會辦公室負責人一同參加了考察調研。